拼音:yi4
1. 按壓﹑按住。 呂氏春秋·離俗覽·適威: “若璽之於塗也, 抑之以方則方, 抑之以圜則圜。” 淮南子·精神: “病疵瘕者, 捧心抑腹。”
2. 壓制、 扣住。 如: “扶弱抑強”﹑“壓抑”。 禮記·學記: “君子之教喻也, 道而弗牽, 強而弗抑。” 漢書·卷六十八·霍光傳: “朕以大將軍故, 抑而不揚。”
3. 遏止﹑制止。 荀子·成相: “禹有功, 抑下鴻。” 史記·卷七十七·魏公子傳: “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, 抑秦兵, 秦兵不敢出。”
4. 俯下﹑低下。 晏子春秋·內篇·諫下: “公曰: 「昔仲父之霸何如? 」晏子抑首而不對。” 漢書·卷四十三·叔孫通傳: “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, 以尊卑次起上壽。” 深沉﹑低沉。 楚辭·屈原·九章·惜誦: “情沉抑而不達兮, 又蔽而莫之白。” 老殘遊記·第二回: “只是到後來, 全用輪指, 那抑揚頓挫, 入耳動心, 恍若有幾十根弦, 幾百個指頭, 在那裡彈似的。” 
 
1. 或是、 還是。 表示選擇。 論語·學而: “求之與? 抑與之與?” 唐·柳宗元·答韋中立論師道書: “有取乎? 抑其無取乎?” 2
2. 而且。 三國志·卷三十五·蜀書·諸葛亮傳: “然操終能克紹, 以弱為強者, 非惟天時, 抑亦人謀也!”
3. 但是﹑然而。 表示轉折。 論語·述而: “若聖與仁, 則吾豈敢; 抑為之不厭, 誨人不倦, 則可謂云爾已矣!”
4. 則﹑就。 左傳·莊公六年: “若不從三臣, 抑社稷實不血食, 而君焉取餘?” 國語·魯語下: “若盟而棄魯侯, 信抑闕矣。” 用於句首, 無義。 左傳·昭公十三年: “抑齊人不盟, 若之何?” 詩經大雅的篇名。 共十二章。 根據詩序: “抑, 衛武公刺厲王, 亦以自警也。” 或亦 指衛武公自責自勵之詩。 首章二句為: “抑抑威儀, 維德之隅。” 抑抑, 謹慎謙卑貌 。 隅, 廉隅, 即稜角也。 物方則有稜角, 圓則方。 盛德之士, 其行方而不圓, 故於德曰隅。 二句言慎密之威儀, 為修養品德的要件。

Словарь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Тайваньского языка - Гоюй (Мандарин)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